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
|
|
|
|
|
|
|
|
|
基础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方案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9年4月3日17:1
 
基础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方案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础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操作工艺及模板的拆除方法,提出了模板的质量标准及成品保护措施,总结了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以保证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1 工程概况
   文中通过东南大学新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这个项目,介绍基础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该项目建筑面积为16 571 m2,由办公楼、多功能厅和剧院三个部分组成。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功能厅2层,屋面为40 m跨度的网架结构;剧场部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结构层次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保证工程顺利展开,重点对基础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主要采用木模板、多层板等,场内加工成型,及时吊运至施工操作现场,根据施工计划及考虑后续工序的衔接,模板配置形式拟定为:框架部分每层梁、板、柱一起浇筑。基础模板施工包括承台、承台梁和±0.000以下柱子模板。基础施工分两个流水段,办公楼、多功能厅为第一流水段,剧场部分为第二流水段,基础模板4 816 m2。
   2 施工条件
   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场地的特点,先确定模板配板的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针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放样详图,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杆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2)轴线、模板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他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现场弹线位置为模板内边线,要求长出模板边线不小于100 mm,用以方便模板定位校验。3)起于基础或平面的模板底部,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的标高线准确找平。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4)设置模板的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 cm~8 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直径为10 mm圆钢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5)施工用机具、板材及辅材只待调用,水电通路,机具设备试运转正常。
   3 模板的操作工艺
   1)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到各构件轴线位置、结构标高、几何尺寸的准确性,立模按翻样图施工,确保模板的严密性、可靠性,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封模之前,必须将表面清理干净,并防止杂物落入,并根据要求在柱模、墙板模的下口设垃圾清扫孔。
   2)模板的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制模→刷隔离剂→水平、垂直运输→立承台基础模板、基础梁模板→立柱模板→拆除并清理。板抽用的材料必须严格验收,废弃、变形等存在缺陷的一律不能使用,模板使用前必须涂刷隔离剂。
   3)承台基础、地梁模板的施工。基础模板采用复合木模板,基础梁为现浇,基础施工采用承台基础及基础梁联合支模、整体现浇的施工方案。承台基础用Ф48钢管对拉,立杆锚入土中,横杆压住模板上口,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侧压力使模板上浮。支架立杆锤沉入基土中,沉入土中的立杆要稳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水平滑移。
   4)柱模板:
   a.用胶合板拼成柱模(每面一块),框架柱与顶板、梁一起浇筑,模板尺寸要求准确,每块模板四边刨光取直,50×100木方立楞也要求里外两侧刨光,尺寸一致。夹固系统采用钢管对拉螺杆体系,间距不大于500(高度2 m以内间距不得大于400 mm)。
   b.安装时保持柱模的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柱模不得位移,柱模固定采取与钢管排架连接固定和打斜撑固定。楼面预留10插筋和10吊环用于固定模板。
   c.柱与柱之间模板支撑体系应用水平钢管和剪力撑相互拉结牢固。
   d.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在浇筑混凝土时移位,在柱脚周围的混凝土楼板上设置钢筋头,作为柱脚模板支垫固定锚点,锚点位置应根据模板构造事先设置好且位置准确,柱根部固定模板用的找平木10 cm×50 cm。
   e.柱子支模时注意按设计埋置与砌块墙体的拉结筋。
   f.框架柱支模示意图见图1,柱接头模板施工示意图见图2。沿柱高方向认真进行模板尺寸、轴线位置和垂直度校正,固定牢固,确保混凝土成品柱的位置、断面和垂直度。沿柱高第2 m处设门子板,保证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为了使梁柱模板与砖砌体接头处不产生接槎和漏浆等缺陷,在模板与砖砌体接触处、施工缝处、柱模板接缝处衬棉条填缝。

   4 模板拆除
   4.1 模板拆除要点
   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方可拆除。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应及时清运。
   3)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4.2 柱子模板拆除工艺
   1)分散拆除工艺流程: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或柱箍→拆除竖楞,自上而下分块拆除模板→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2)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敲离。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
   5 质量标准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要及时排水。对湿陷性黄土,必须做好防水措施。
   2)模板的接缝不应大于1.5 mm。
   3)板、柱等大面模板接缝处要设置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影响混凝土质量及观感效果。
   4)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1。

   6 成品保护
   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7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3)轴线位移:承台和承台梁应严格控制放线尺寸,确定每根梁的边线位置;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子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子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子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板,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文章来自: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信息一部
新闻推荐
 
关闭窗口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信息处联系